首页
  • 住院医师培训
    • 新闻公告
    • 相关政策
    • 基地情况
    • 文件下载
  • 专科医师培训
    • 新闻公告
    • 相关政策
    • 基地情况
    • 文件下载
    • 风采展示
  • 校内继教
    • 区县级(校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 文件下载
  • 进修访学
    • 访问学者
    • 单科进修
    • 文件下载
  • 高端培训
    • 国家级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 委托培训项目
    • 文件下载
  • 学历教育
    • 成人学历教育(网络)
    • 教材管理
  • 文件下载
  • 关于我们
    • 部门简介
    • 党群工作
    • 联系我们
北京大学| 北大医学部|
  • 首页
  • 住院医师培训
    新闻公告
    相关政策
    基地情况
    文件下载
  • 专科医师培训
    新闻公告
    相关政策
    基地情况
    文件下载
    风采展示
  • 校内继教
    区县级(校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文件下载
  • 进修访学
    访问学者
    单科进修
    文件下载
  • 高端培训
    国家级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委托培训项目
    文件下载
  • 学历教育
    成人学历教育(网络)
    教材管理
  • 文件下载
  • 关于我们
    部门简介
    党群工作
    联系我们

高端培训

  • 国家级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招生信息
    通知公告
    新闻资讯
    常见问题
    政策制度
  • 委托培训项目
    政策制度
    通知公告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 文件下载
    国家级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委托培训项目
高端培训
  • 国家级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招生信息
    通知公告
    新闻资讯
    常见问题
    政策制度
  • 委托培训项目
    政策制度
    通知公告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 文件下载
    国家级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委托培训项目
首页» 高端培训» 委托培训项目» 新闻资讯

2025年北京大学病理中心《病理新进展及质量控制培训班》​成功举办 ——会议专题报道

发布日期: 2025-07-30

image.png

2025年7月26日至27日,由北京大学病理中心主办,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承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及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协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025-01-04-022[国])——“病理新进展及质量控制培训班”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逸夫楼报告厅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聚焦妇科病理、骨关节软组织病理及淋巴造血系统病理亚专科领域,特邀国内外知名专家就相关专题进行深入授课与互动研讨。会议紧密围绕当前病理诊断领域的热点问题、技术难点及质量控制标准,基于亚专科最新研究进展,通过理论讲解与临床病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探讨了病理诊断规范化与精准化发展的关键问题。来自北京大学病理中心各成员单位及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80余位病理医师、专科医师和研究人员共同参与了本次培训班。

6839e8c2632757d378cc54a15ca9e85.png

26日上午8时30分,会议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正式开幕。会议由北京大学病理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主任刘从容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并主持开班仪式,北京大学病理中心名誉主任田新霞教授作会议开场致辞。


26日上午 妇科病理课程专场

妇科病理上半场培训课程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韩博长聘副教授主持。第一节授课由继续教育项目负责人刘从容教授主讲,课程题为《2023版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临床应用中的热点、难点和痛点》,聚焦“子宫-卵巢同步性内膜样癌(SEO-EC)”,从分子病理学等多维度解析新版分期的科学内涵,指出其通过整合解剖学、组织学及遗传学特征,实现子宫内膜癌精准分期,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更精准的评估工具。第二节授课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沈丹华主任医师主讲《妇科肿瘤免疫组化检测新进展》,详细讲解了免疫组化(IHC)技术从形态学辅助向分子分型的功能转型及其在妇科肿瘤精准诊疗中的应用。授课过程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白艳花主任医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彭继英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卢珊珊副主任医师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杨菁主治医师就课程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提升了培训班学员对子宫内膜癌新分期和妇科肿瘤免疫组化检测的认知。

0b82f990f4449375a606a3ec5b5de24.png

妇科病理下半场培训课程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董颖主任医师主持。第三节课程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病理科刘爱军教授主讲《卵巢癌分子病理诊断新进展》,系统讲授了卵巢癌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及分子病理学最新研究成果,提出卵巢癌分子分型已发展为整合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及肿瘤微环境特征的多维诊断体系,为学员提供了全面的卵巢癌分子诊断知识框架。第四节课程由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刘岩副主任医师主讲《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诊断进展及质控》,系统讲授了该疾病的诊断要点,包括综合评估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检测和基因检测结果,强调病理科应建立标准化诊断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以实现精准分型并为临床遗传风险管理提供可靠依据。授课过程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晓波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跃主治医师、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玉湘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胡阿锦主治医师结合自身临床病理实践,分享了分子病理技术在妇科肿瘤精准诊断中的应用经验。

5d7d64eb6e0516f70012f571ab1a142.png

26日下午 骨与软组织病理课程专场

骨与软组织病理上半场培训课程由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副主任贺慧颖主任医师主持。第一节课程由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病理科主任李斌斌教授主讲《牙源性和颌面部骨肿瘤病理新进展》,重点解读了第5版WHO头颈部肿瘤分类更新要点,包括新增的4个病种(外科纤毛囊肿、腺样成釉细胞瘤、节段性牙上颌骨发育异常、横纹肌肉瘤伴TFCP2重排)以及良性上皮性牙源性肿瘤等分类变化和诊断要点。第二节课程由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第三医院病理科张波教授主讲《骨肿瘤病理诊断要点》,重点讲解了成骨性肿瘤、软骨性肿瘤及富于巨细胞肿瘤的诊断要点,并详细介绍了分子检测技术在骨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授课过程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昆昆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微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王华副教授就临床诊断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入交流,特别强调了与临床、形态、分子相结合进行病理诊断的原则。

efed228ec8944357b83ec70f4cc3765.png

骨与软组织病理下半场培训课程由李斌斌教授主持。第三节课程采用案例教学形式,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微副主任医师分享了“黏液样多形性脂肪肉瘤”和“CIC重排肉瘤”两个典型疑难病例,通过对病例的层层剖析,生动地展示了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思路和鉴别要点。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陈艳副主任医师在讨论中特别强调了清晰的诊断思维在病理诊断中的关键作用。第四节课程由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杨邵敏主任医师主讲《软组织梭形细胞肿瘤》,聚焦临床常见的三种梭形细胞肿瘤(纤维瘤病、结节性筋膜炎和低级别纤维黏液样肉瘤),通过典型病例的对比分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诊断要点,并系统介绍了相关免疫组化和分子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案。该课程讨论环节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董坤主治医师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肖雅医师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经验,分享了诊断心得和见解。

eba93100cfbbd2a6b871c82002235c3.png

27日上午 淋巴造血病理课程

淋巴造血病理上半场培训课程由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高子芬教授主持。第一节课程特邀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王焕友教授线上主讲《浆细胞在淋巴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诊断价值》,阐述了浆细胞及浆细胞表型在B细胞淋巴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关键作用,特别强调了小B细胞淋巴瘤中浆样细胞分化的普遍性及其诊断意义。第二节课程由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病理科主任尹为华主任医师主讲《淋巴造血组织病理技术和诊断的质量控制》,提出“技术标准化-报告规范化-流程体系化”一体的质量控制模式,讲解了苏木素-伊红(HE)染色标准、IHC检测质量控制要点以及诊断报告规范化要求。授课过程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定宝主任医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赖玉梅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敏副主任医师和培训班学员就淋巴瘤诊断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与王焕友教授进行了深入讨论,强调建立病理切片质控意识是确保病理诊断质量的重要保障。

26e352b184af3b5e8c266c5007911cd.png

淋巴造血病理下半场培训课程由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病理科主任尹为华主任医师主持。第三节课程由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敏副主任医师主讲《小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及进展》,基于第5版淋巴造血肿瘤WHO分类标准,讲授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和边缘区淋巴瘤等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要点,突出强调了精准分型对临床治疗决策的指导价值。第四节课程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时云飞主任医师主讲《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及进展》,深入解读了第5版淋巴造血肿瘤WHO分类的新要点,详细讲授了整合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分子检测技术和临床信息的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思路。课程讨论环节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吴红梅主治医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陈艳副主任医师和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黄欣副主任医师结合淋巴瘤病理的临床实践难点分享了诊断经验。

03a68e165cc9cf4b7c84349b69b8b01.png

27日下午  病例分析与质量控制课程专场

上半场病例分析与实践课程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林冬梅教授主持。第一节课程由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王玉湘副主任医师主讲《妇科肿瘤病例分析与读片》,通过两例临床容易误诊的妇科肿瘤病例的深入剖析,阐述了形态学上与子宫内膜样癌相似的子宫中肾样癌的鉴别诊断过程,结合免疫组化检测和分子病理分析,充分展现了精准诊断在疑难病例中的关键价值。第二节课程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陈定宝主任医师主讲《淋巴造血肿瘤病例分析与读片》,通过精选多个典型病例和罕见病例,详细演示了从病史采集、形态学观察到免疫组化检测的诊断思路和临床-病理有机结合进行淋巴造血系统疑难病例的诊断过程。

下半场病理质量控制课程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主任熊焰主任医师主持。第一节课程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樊征夫主任医师主讲《软组织肿瘤治疗进展》,全面梳理了软组织肉瘤诊疗领域的最新进展,重点阐述了病理精准诊断、影像学评估与临床治疗决策的协同机制,并特别强调建立标准化的病理诊断质控流程对治疗策略选择的关键作用。第二节课程由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黄欣副主任医师主讲《妇科肿瘤HER-2判读质量控制》,讲授了妇科肿瘤HER-2检测判读的标准化过程与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并前瞻性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提升判读精准度与结果一致性方面的应用潜力。这两节病理质控课程分别从临床治疗新进展角度和人工智能新技术应用的角度,为临床病理诊断质控提供了多维路径和新技术应用展望。

5c9ddec9f6a8ed2fed6a7e9dcef9d44.png

最后,会议闭幕致辞环节中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郑杰、刘从容两位教授分别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郑杰教授指出病理学正经历从形态学到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呼吁病理同仁多学习分子知识,快速转换思维以适应时代进步。郑杰教授强调病理医生需通过多方面学习“全副武装”自己,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病理医生,并真正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刘从容教授对本次培训班的内容从“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期待什么”三方面进行了总结,呼吁病理同仁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始为终”和“以终为始”的原则,从疾病发生机制理解和诊断疾病,并以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为最终目标。同时强调,本次会议充分显示了北大病理中心的兄弟单位不但“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而且“血脉相连,彼此相融”。未来,也将携手共铸北大病理的卓越。在座专家与学员共同热切期盼着明年的相聚,期待更精彩的培训课程和学术盛宴,共享病理学发展的新荣光!

a7f799b1de54819fd1af613009d273e.png

028ad38f2d8d1a3fc6523654f547e28.png





  • 电话:82801277(毕业后教育)
    82802692(继续教育)
    Email:pkuhscgme@163.com(毕业后教育)
    邮编:100191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 相关链接

    北大医学传染病学习平台
    ICME管理系统
    国家级CME项目申报系统
    北京市CME项目申报系统
    区级CME项目申报系统
  • 相关单位

    教育部
    北京市卫健委
    北京医学教育协会
    北京大学继续教育部
    中华医学会医教分会继教/成教学组